![基层反映手机号码无法“携号转地”致群众“麻烦遍地”[本文共589字]](https://img.hxli.com/upload/10802.jpg)
基层反映手机号码无法“携号转地”致群众“麻烦遍地”
随着人口流动加剧,不少人在跨省求学、工作、迁徙过程中,对手机号码“携号转地”存在刚需。特别是跨省求学的大学生,因开学季各运营商推出的“校园优惠流量套餐”而办理当地手机卡。但是,由于目前手机号码归属地无法变更,当即将毕业或已毕业回到家乡工作的时候才更深切感知手机号码无法“携号转地”造成“误解不断”、“多卡多机傍身”的困扰。
一是易致误解,贻误工作。现在很多手机都有设置来电归属提醒,这是人们防范诈骗重要的信息来源,但同时因无法“携号转地”在生活、工作当中造成误解。比如:中共长顺县委办公室工作人员陈某涛大学在重庆读书期间一直持重庆手机卡,毕业后回到贵州求职期间曾因致电显示“重庆”被两家公司主管人员误以为诈骗电话而错过面试。另外,陈某涛在办公室工作期间也多次因手机号码归属地问题而耽误工作,造成麻烦。
二是“多卡多机傍身”,成本增加。大部分手机用户因信息联络的需求以及避免各种软件、银行卡等解绑的麻烦,不愿舍去原卡,同时,有些品牌手机只能单卡待机,所以在外人员不得不在回到家乡后多办理手机卡或者多买一部手机,这也就给部分群众增加了资费负担和手机购置成本。比如:长顺县人社局彭某航在外省读书办理的手机卡资费是156元,回到家乡工作后,不得不新办每月168元本地手机号码,总开支增加了一倍。
对此,建议:一是工信部门要加大跟踪网络技术发展趋势,联合相关部门及运营商共同攻关技术难题,充分汇集各方力量。二是学习、借鉴一些国家已经实施了的移动号码可携制度,结合我国实际制定相关政策。
 
         
 
            ![基层反映:基层建议:应加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力度[本文共1477字]](https://img.hxli.com/upload/2314.jpg)
![农村集贸市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本文共2205字]](https://img.hxli.com/upload/7932.jpg)
![基层反映: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及相关对策[本文共1296字]](https://img.hxli.com/upload/4304.jpg)
![某乡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本文共1757字]](https://img.hxli.com/upload/6931.jpg)